Monday, June 29, 2020

2020初夏 英國執業Q&A

Photo by Adrian Raudaschl on Unsplash
大家好,這次我們針對了幾個網友對於在英國行醫的幾個常見問題以聊天方式回答:

參與人小自介

:2018秋天先上飛機後考照。於2019年開始在位於南英格蘭的醫院以WAST醫師身份開始工作,目前在Acute medicine rotation。八月完訓後也將回到首都繼續精神科訓練。

:2014年落腳倫敦讀書後一路待了下來。2016年移居蘇格蘭,以FP作為NHS大冒險的起點。2018年輾轉又為了CMT回到西北英格蘭。今年八月內科完訓後將重返倫敦開始ID次專訓練。


:2016年懷著夢想來倫敦讀書,畢業後本想拍拍屁股走人卻因不可抗力因素留下,目前仍在西南英格蘭朝著夢想的次專科努力。

Q.英國的執業環境跟台灣的差異在哪?


舜:醫療體制跟台灣是有很大差異的,可能需要上萬字以上的討論...或許以後可以再另po好幾篇文跟大家說明。 


怡:執業環境很廣誒(笑)可以從好幾個面向切入探討,並且牽扯到很多文化差異面的問題,但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這裡的醫病關係相對比較友善。


舜:大致上同意醫病關係比較友善,當然這是多方努力下的結果。舉個例子來說,在NHS,病人只能拒絕治療不能要求治療,這是在醫病共享決策沒有成熟下很難辦到的一件事情,跟台灣的生態很不一樣。個人在Acute medicine的經驗是包括醫師以及整個跨領域團隊花更多時間向病人解釋病情、預後、治療方向。病家也大致上理解醫療資源的難得可貴,基本上對於醫護人員是體諒的。正向結果是病人對於自己的病情都蠻了解的。我在接新病人的時候,注意到大家都對於自己基於哪些理由吃什麼藥、做了哪些調整有一定暸解!也鮮少有住院過程中某家屬突然要求醫師病解的情形。或許相對負面就是從病人端來看,必須跟更配合著體制走,有時也當然會因此衍生出一些問題。


珊:醫病關係相對台灣溫和,但這裡的人們習慣把喜怒哀樂都放在心裡,眉角很多(wording尤其重要...),個人並不覺得跟醫病溝通特別輕鬆。但也由於病人自主在這裡比什麼都重要,照護重點是真的擺在病人本身,而不是家屬的期待。也因此,沒有病人的允許,依法醫護人員是不能向家屬解釋病情的。

跟台灣相比,這裡的醫師角色小很多,很多時候仰賴的是多團隊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作為日夜都在接觸frail and vulnerable population的內科醫師真心覺得MDT對病人的整體outcome比較好。也因為體認到長期照護的重要性,即使病人已經是medically fit for discharge,也常出現病人留院繼續therapy或等placement的狀況。

最大的差異是,CPR與否作為治療的一部分,在英國完全是醫療方針對病人本身的best interest做決定。我們的確需要告知家屬這個決定,但家屬並沒有介入DNACPR decision的權利。值得一提的還有Clinical Commissioning Groups (CCG),但篇幅有限,只能另闢討論!

怡:的確在決定治療方式或是否積極治療部分與台灣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是公醫制度使得資源有限,各個醫院的能執行的治療或藥物的庫存也有所不同,使得轉換醫院時也需要轉換一些思考方式,這是我自己之前在台灣沒有遇到的狀況。

Q. 英國薪水、升遷方面、生活品質跟台灣比較如何?


舜:以工作條件來說,或許我比較幸運、所有權益相關問題,只要是白紙黑字寫下的事情,都在主管支持下都非常順利爭取到,。尤其是職安相關的事情不會有妥協,身體不舒服絕對可以在家休息,衍生的代班問題等有第三單位處理,不會落個人頭上。

生活品質上,我目前工時40小時,加班基本上可以跟主管報補時數放假。睡很飽。爽!值夜班或週末班前後也基本上會有合力的day off。在工作外的生活就是自己的時間了,自由安排。
薪水:NHS薪水就是統一工會協商過後的綁死價,坦白說我覺得夠不夠用完全看個人以及另一半狀況。生活習慣上(少外食、多通勤等)確實跟台灣不一樣,花費也因此有差,就我個人來說,我反而覺得英國免費的娛樂多了很多,尤其在倫敦有走不完的公園、市場、免費的博物館等,所以也很看個人消費習慣。建議看其他網路上旅英台人對此的相關討論。

升遷我只能說看科以及看個人要求,例如GP跟精神科等,基本上各職等在社區以及醫院都有足夠以及很多樣的缺(全職、彈性職等)。當然在台灣英國都一樣,如果有地理位置等條件限制的話,難度也相對增加。


怡:薪水不一定比台灣好,尤其需要考慮物價差異以及個人消費習慣,各個層級的薪水都是固定的(但不包括locums和其他private的部分),但我私自覺得英國的房價(即便是倫敦)比起台北還是算可負擔得起的。

升遷的的部分在拿到專科以前就是走national selection,但CCT之後找consultant的缺有時候會需要等一陣子,但這有次專科差異,以神外來說consultant的缺不多,導致有蠻多post-CCT fellows,但GP應該不難找到工作。

生活品質有沒有比較好是蠻主觀的,但我覺得是至少有“生活”,以平均週工時40-48小時來說跟台灣比起來是有很大的差異,值班一次也不會超過12-14小時,雖然有時候需要cross cover其他的次專以及很多鳥事,但我自己覺得休息的時間是足夠的也比較人道(例如夜班後一定要休48小時才能繼續工作),年假也放的到且足夠多,這方面還是不錯的。

對於personal development的部分是有training及non training的差異,不在訓練體制內時被給予的機會也會相對少,比較需要靠自己爭取,但相對來說還是比在台灣工作時有更多時間投資在自己身上。


珊:或許還可以的薪水相對於高物價讓手頭不比在台灣的時候那麼寬裕,但每天睡飽八小時跟保證放到的年休是用錢買不到的。也為了符合European working time directive,有得必有失-班表時常出現zero day在週間某天造成病房人力不連續的狀況,一方面對照護品質有所衝擊,一方面也失去看到完整病情變化的學習機會。

生活品質可以討論的還有老闆們對於personal development(任何非臨床工作,例如研究或教學)的普遍性支持,這樣的自由讓我更熱愛自己的工作!目前為止請公假出門開會上課都非常順利,補助雖然不多但也真的都拿得到。熱愛研究的話,academic clinical fellowship/lectureship這些選項直接在臨床訓練之外給protected research time。為了挽救逐漸流失的內科總值人力,Royal Colleges of Physicians現在也有若干flexible portfolio的名額,給trainee整整五分之一的non-clinical time作為personal development之用。

Less than full time (LTFT) training更是一大利多,想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沒問題,甚至現在無特殊理由也可以申請LTFT,畢竟工作真的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這樣的彈性並不僅止於住院醫師階段,主治醫師作為訓練的終點,工作時間分配的自由度更大,不會硬性要求臨床/研究/教學業績,畢竟也都是個人選擇而已。

Q英國好像不像台灣一條龍可以從pgy一路昇上去,要年年apply,不知道這樣工作會不會很不穩定?


舜:關於訓練該怎麼走,回到先前提到的 “personal development” 這個大重點。這邊的醫學生/醫師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想要一路一直昇(訓練下去)或是客製化調整都是沒問題的。我在職場遇過不少人希望在有興趣的科,以非訓練身份多花點時間探索、或是希望在F2結束後放個假出去走走。也遇過非常多曾經到澳洲短暫工作幾年的英國醫師。工作不是一切,也有不少人去唸書/成家/培養第二興趣。當然也有不少訓練過程中決定多轉換跑道的醫師。非本地生則是還有簽證、搬家、考照等考量。
另外也有不少醫師不希望當主治,停留在specialty doctor(類似CR)的階段,當非訓練醫師,既不用像主治擔任所有最後責任,而且薪水也相對優渥。大家看到這邊可以想像職場上就會自然遇到形形色色的醫療人員,有各種超乎想像背景的同事,我個人是蠻享受這種職涯多元化、沒有既定路線的工作環境。


怡:我覺得這方面有很大的cultural difference,在台灣大家都希望盡早當上VS,但在這裡反而有不少人想慢慢來或是並不想當consultant,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並且路有很多種走法,所以並不需要遵循一定的道路,我覺得這是兩國差異最大的地方。

以會不會工作不穩定來回答,基本上擁有一張執照你都找得到工作,所以不會有找不到工作的問題。


珊:與其說年年申請,倒不如說很多機會可以重新檢視自己的選擇。Out of programme在英國稀鬆平常,畢竟是自己的人生啊,晚個一兩年甚至三四年就長遠來看無傷大雅,擇其所愛才是真的。再者,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已,也不是非得在某些critical points才能抽離住院醫師訓練,只要安排得宜,任何時間點都可以!就算只是對工作感到倦怠,想單純好好休息也可以。

再者,台灣對於工作的定義相對狹窄,非得擠進訓練容額才是正職,卻變相否定了alternative clinical experience的價值,畢竟實際臨床能力才是重點啊-這也是GMC不再頒給CESR的原因,無論成長歷程是否循正規訓練途徑,只要能力到了(英國對每個訓練階段的要求都有明確規範),人人有朝一日都可以CCT。

當然對IMG來說,出於簽證壓力的確需要工作才能留下,但每次申請都有機會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種禮物。

Q英國是不是沒有續聘就直接變流浪醫生了?


舜:NHS 人力彈性很大,並不像台灣是靠R、PGY、NP扛起所有病房的臨床醫療業務。訓練職醫師除了臨床照顧病人外,還有學習這個時數被保證的重大任務。工時上也有更嚴格的限制,所以會有很多非訓練職的醫師來分擔臨床工作。非訓練職又有很多類型,有人選擇長期較穩定在同一個單位,也有人喜歡很有彈性在不同醫院上不同班的醫師。後者依照時薪計算。與其說是『流浪醫師』更像高薪的代課老師?! 訓練職醫師有意願的話也可以在有時數限制內做locum(時薪計算打工)賺點零用錢。


珊:NHS的medical workforce嚴重短缺,基本上對工作條件沒有特別挑剔的話,很難變成流浪醫生。台灣醫學系畢業生很習慣畢業後就是住院醫師訓練一條龍到主治醫師,英國這邊相對而言訓練容額拉很緊,但打工缺(任何不是體制內訓練缺都是打工)到處都有!甚至因為打工缺薪水相對訓練缺高很多也不乏刻意打工幾個月到一年只為存錢買房的例子。


怡:同意兩位,算時薪的locum其實賺的比正職多,同事靠打工一年買了個倫敦近郊的房子...

Q.到英國工作之後回台灣是不是就很難找到缺了?


三人:大前提有台灣醫師執照的話就沒問題。(我們在台灣都至少有PGY完訓的工作經驗)


舜:來英國時坦白說變數太多了完全沒考慮到這個問題... 目前計畫是想辦法在英國相對成熟領域養成一技之長,有朝一日回去應該還是可以對台灣有貢獻..吧!


怡:若在英國完成訓練(CCT/CESR)是可以回台灣考專科,若是在中途回台灣就必須從頭開始訓練,覺得在台灣不難找到缺不過還是要看次專科以及醫院(以及哪種缺)。


珊:或許出來之前可以找一下衛服部或各學會相關規定,就內科來說,只要完成臨床訓練,英國的內科專科醫師執照的確有相應的轉換途徑。比較需要考慮的其實是,兩邊的執業環境落差甚大,如果已經習慣了英國本地的執業模式,回台灣估計會經歷相當一段時間的陣痛期。或許也看個人對回台灣這個決定的解讀,再決定相對應的時間點跟執業階段回去是比較實際的作法。

舜+怡:想想我們當初來連工作經驗都沒有,現在還是活著好好的,回台灣應該也能混口飯吃吧(點頭說服自己)

各位讀者如果針對英國行醫有其他問題的話歡迎到我們的臉書留言詢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MRCPsych Paper B 準備考試分享

  什麼是MRCPsyc Paper B? MRCPysc是 Membership of Royal Colleges of Psychiatrist的縮寫。基本上就是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會員資格考試,相對應的就是台灣的精專。跟內科一樣總共三階段,Paper A、B為臨床筆試,考...